肖朝虎在马拉松比赛中
52岁的时候,肖朝虎决定考人生中第二个硕士研究生。他说干就干,认真备考了100天,考出了笔试成绩398分的高分。他选择的专业是茶学,目的是学习专业知识,接替父亲把家乡的茶园做好。“我本科毕业到现在是32年,在行业里获得了一些积累。现在很多人能健康活到80多岁,我可能有人生第二个30年,在茶行业能获得类似的积累,人生的后30年不愁没事干。”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宋世锋 图片视频素材/受访者提供
已是计算机学士和经济学硕士 52岁又考了第二个研究生
4月1日,研究生复试成绩公布,肖朝虎总成绩排名第三。他在研究生复试结束后就回到贵州正安老家,目前正值采茶季,他一直在忙茶的事情,和记者谈话时,大公鸡在旁边喔喔叫,一片田园气息。
肖朝虎出生于1971年,参加考试时52周岁。他的老家在贵州正安,父亲是上世纪50年代的师范生,后来回乡务农,对子女的教育很重视。
在父亲的熏陶下,肖朝虎从小成绩就很好,1988年,他考上中央民族大学,专业是计算机。“那年我是我们县的理科状元,当时是先填志愿再出分,因为预考的发挥不是太好,志愿没敢填太高,事后看来那一年我的分数超过了北大和清华的分数线。”
中央民大毕业后,他从事了两年计算机工作,1994年又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生。
硕士毕业之后,因为拥有计算机和经济学的专业知识,肖朝虎进入一家计算机行业报纸工作,当时正处于计算机和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期,他看到了行业发展的趋势。
后来离开了报社,进入一家科技公关公司,一直工作了二十多年。因为他是计算机专业出身,而且在计算机专业报纸工作过,所以主要负责为世界顶尖科技大公司提供战略传播服务,他也随着客户一起成长,第一时间接触到云计算、AI等前沿技术,这对他后来考研也非常有帮助。
从2013年开始,肖朝虎还跑起了马拉松,个人最好成绩是3小时31分。他并没有运动天赋,“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,饭都不太能吃饱,身体很瘦小,体育成绩很差。上大学的时候跟运动也不沾边,因为体质弱,没有信心去体育场。中年以后,慢慢培养起长跑的习惯。”
他起初并不是想要挑战什么目标,只是觉得要有一个运动,锻炼自己的身体,想到了跑步。他找到一个跑友群,立刻穿上运动装去参加活动,从此坚持了下来,一跑就是十年。
想为家乡的茶产业做点事 他选择考茶学研究生
茶园是肖朝虎的父亲在2007年时候开辟的,当时老父已经67岁,家里有十几亩地觉得放着可惜,就种上了茶树,后来陆续发展到几十亩。
茶树生长了几年,慢慢就可以采茶叶了,一开始他父亲卖茶青,交易很顺利,价钱也不错,但后来市场不太好。有一天他正在北京的公司里上班,父亲打来电话,“因为他一般不给我打电话,突然打过来,我想可能有重要的事,没想到他说的是茶青不好卖的事,问能不能找人把茶青加工出来,让我帮着卖。”
于是从前几年开始,每到春天采茶季,肖朝虎就帮家里卖茶叶。进到茶行业之后,他发现里面博大精深。中国茶叶有自己的特点,有深厚的文化底蕴,有丰富的种类和品牌,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。
贵州茶的一些现状让他感触尤深。他发现贵州茶的生态很好,种植面积也大,但是大部分都是作为原料茶卖到浙江、安徽、福建等地方,利润比较低,自己缺乏前端的渠道。原料茶不仅价格低,而且往往是好的和差的混在一起卖,把好茶的价格也拉下来了。如果能从源头就把品质分开,好茶能卖比较高的价格,让消费者直接享受到好品质。
去年,肖朝虎的儿子上了大学,他就思考以后干点啥?在这个行业干了几十年了,慢慢要退休,觉得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活法。有一次和同事聊天,谈到未来的打算,同事说起他的一个高中同学去读了书法专业的研究生,每天跟导师到处访古看碑,挺有意思,“我就突然把茶和研究生联系在一起了,决定考茶学研究生,以后帮父亲把茶园经营起来。”
他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,准备退休,以后节约一些,维持低标准的生活就行,不用为五斗米压抑自己,在茶叶领域开辟人生的第二篇章。
用AI协助考研 打算全职入学住宿舍
他决定考研的时候已经到了9月,因为已经年届五旬,感觉记忆力跟年轻时候比下降了不少,为了摸清情况,他就先找了一套考研英语试卷来做,“60分的客观题能拿到50多分,看来过关没问题,心里就有了个底。”
然后,肖朝虎开始寻找学校和专业,毕竟是大龄考生,提前进行沟通也许能够避免一些麻烦。经过一番努力,他确定考福建一所高校的茶学相关专业。福建的茶业很发达,白茶、乌龙茶、红茶,绿茶、茉莉花茶等品类都有,贵州老家主要以绿茶为主,“我希望能把在福建学到的东西跟家乡结合起来。”
他报了个考研的英语和政治网络辅导班,英语因为有基础,把重点放在学习政治和专业课上。他每天早起学习,坐地铁的时候也刷题,夜晚则在台灯下熬夜。
在做真题的时候,他遇到很多困难,资料难以记住,题目基本都不会做。因为他的工作和科技前沿关系密切,当时已经在工作中使用AI辅助,就尝试用AI来协助考研,让AI帮自己制订课程计划,快速复习园艺学等科目,解答疑难问题,效率提高了上百倍。“AI每次回答的结果可能不一样,而且会出错,需要进行甄别,要想办法给AI更新知识。”
因为时间很紧,肖朝虎本来想把这次考试当个模考,第二年再战,“等到用上AI以后,我觉得2024年有可能考上,不吃二遍苦。”
2023年12月25日,研究生笔试结束,肖朝虎感觉很顺利,“我觉得应该能考到320分,农业的国家线一般是250多分,我估计应该能上线。最后成绩出来,考了398分,笔试排在第四名,我都高兴坏了。当时我在办公室里跟同事说要查分,一查考了398分,同事们都惊呆了。”
今年3月底,肖朝虎到福建参加复试,4月1日公布总成绩,他的排名比较靠前。复试的时候,他也在坚持跑步。
肖朝虎已经跟妻子商量,如果最终获得录取,就打算到福建全职入学,而且准备尝试一下集体宿舍。上次住集体宿舍,已经是近30年前的事了。
定位“超级年轻人”人生后30年不愁没事干
前两天去复试的时候,肖朝虎就开始找机会请教贵州家乡的茶产业应该如何发展。“福建的茶品类齐全,文化底蕴深厚,产业规模很大,我希望能够学到东西,并且利用我的一些优势,为家乡的茶产业发展贡献一点力量。”
他还把目光放到全世界,中国茶文化走向国际还需要很多努力,“我觉得人工智能可能带来一个机遇,会打破语言障碍。如果能做到像中国人接受西方的葡萄酒文化那样,让外国人更多地接受中国的茶文化,那么中国茶走向世界可能是另外一种局面。”
肖朝虎说自己有点“超级年轻人”的感觉,“比如我心态年轻,常年跑马拉松,体力还不错。”他说自己用小学生的心态进入茶产业,努力做一点事情。“我现在50多岁,从本科毕业到现在是32年,在行业里获得了一些积累。现在很多人能健康活到80多岁,我可能有人生第二个30年,在茶行业能获得类似的积累,人生的后30年不愁没事干。”